如果由我来设计《龙与地下城》第五版2024版(D&D 5.5e或6e)的怪物图鉴,我会从以下方向入手,以凸显与2014版《怪物图鉴》的核心区别,同时保留5e的易用性和兼容性:
---
### **1. 强化战术深度与动态战斗**
- **独特机制与阶段化战斗**:
- 为每个怪物设计专属的「战斗风格标签」(如「伏击者」「仪式操控者」「地形大师」),明确其战术定位。
- 引入**阶段化首领战**(如血量降至50%时触发形态变化或环境效果),类似电子游戏Boss战。
- 增加**环境互动能力**(例如:霜巨人跺脚引发雪崩,泥怪死亡后腐蚀地面生成毒池)。
- **动态挑战等级(CR)**:
- 提供CR的「浮动区间」和调整建议(如「低威胁配置」与「高威胁配置」),让同一怪物可适配不同等级。
- 标注怪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威胁变化(如水中战斗的鲨鱼CR+2)。
---
### **2. 叙事驱动与生态整合**
- **故事化生态条目**:
- 每个怪物条目增加「剧情钩子」和「传说事件」(例如:鬼火出现预示古战场亡灵复苏)。
- 提供怪物社群的「文化设定」(如眼魔教派的等级制度、夺心魔殖民地的心灵网络)。
- **跨怪物协同规则**:
- 设计「共生关系表」(如食尸鬼与妖鬼的猎杀小队组合)。
- 标注怪物间的天然敌友关系(如枭熊会主动攻击地精但无视精灵)。
---
### **3. 视觉与数据呈现革新**
- **模块化数据块**:
- 拆分怪物基础属性与「可插拔特质模块」(DM可自由组合,例如为兽人添加「狂化」或「毒箭」)。
- 关键技能用颜色/图标标注。
- **艺术风格升级**:
- 采用「生态场景插画」替代单一怪物立绘(如展现石化蜥蜴在遗迹中狩猎的完整画面)。
- 增加「解剖图鉴」栏目,标注弱点与材料掉落(如龙类逆鳞位置、宝箱怪拟态结构)。
---
### **4. 玩家与DM双向工具**
- **玩家侧扩展**:
- 新增「怪物学识表」供玩家投掷知识检定(成功可获取战术提示)。
- 标注怪物素材的「工艺用途」(如蝎尾狮毒腺可制作高级解毒剂)。
- **DM侧优化**:
- 快速生成模板(如「5分钟构建地城守卫小队」:1个首领+2种仆从+1种陷阱)。
- 数字化工具兼容(扫码直接导入虚拟桌面平台的数据)。
---
### **5. 包容性与多样性**
- **文化原型去刻板化**:
- 重构部分传统怪物的外观描述(如避免将「邪恶」与特定现实文化绑定)。
- 增加非欧洲神话体系的怪物(如东方的「山魈」、非洲的「闪电鸟」)。
- **生态道德复杂性**:
- 提供怪物行为的「动机谱系」(如食人魔可能是暴君/被迫守卫/智慧萨满)。
- 设计「非致命交互选项」(如通过仪式满足石像鬼条件避免战斗)。
---
### **6. 扩展兼容与未来化**
- **子类型拓展**:
- 为经典怪物添加「亚种变体」(如蒸汽朋克版魔像、被真菌感染的僵尸)。
- 开放「社区共创区」框架(预留可自定义的空白怪物模板)。
- **跨媒体联动**:
- 标注怪物在官方小说/影视中的代表角色(如某红龙曾在《龙枪编年史》登场)。
- 提供「环保怪物」彩蛋(如可回收材料构成的垃圾元素生物)。
---
### **新旧版兼容方案**
- 保留2014版核心数据格式,但用「⚠️」标注已调整的机制。
- 为经典怪物提供「怀旧模式」与「革新模式」双版本数据。
---
通过以上设计,2024版怪物图鉴将实现:
- **战术多样性**:告别「站桩输出」,每场战斗都有独特策略;
- **叙事沉浸感**:怪物成为推动剧情的有血有肉的存在;
- **操作友好性**:DM可快速构建有深度的遭遇战;
- **文化包容性**:反映更全球化的奇幻视野。
最终目标:让《怪物图鉴》不仅是工具书,更成为激发灵感的「奇幻生态博物馆」。
好的!以下是基于上述设计理念的**四个原创怪物设计**,融合战术阶段化、生态叙事、文化包容性等要素,展现与2014版《怪物图鉴》的区别——
---
## **1. 噬梦幽影(Dreamrend Wraith)**
*“它的低语如摇篮曲般温柔,但沉睡者将永远失去自己的梦。”*
**CR浮动:** 5(普通)/ 7(梦境领域)
**战斗风格标签:** 灵体、梦境吞噬者、环境操控者
### **核心机制:**
- **【阶段一:灵体渗透】**
- 每回合自动对30尺内生物施加「沉睡诅咒」(豁免失败则陷入魔法睡眠,并被吸取1d4点魅力)。
- 可穿过实体墙壁,但若暴露于火光下获得「易伤」。
- **【阶段二:实体化(血量≤50%)】**
- 凝聚被吞噬的梦境为实体武器,获得「梦境斩击」(命中后目标随机遗忘一个法术或技能24小时)。
- 召唤「梦境残像」制造短暂地形障碍(如回忆之墙、恐惧深渊幻觉)。
- **【环境互动】**
- 若战场有睡眠中的生物,噬梦幽影每回合恢复10点生命。
- 可主动消耗吸取的魅力值扭曲现实,将10尺区域变为「梦境沼泽」(减速+感知干扰)。
### **叙事生态:**
- **传说事件:** 噬梦幽影常出现在集体创伤事件的遗址(如瘟疫村庄、被遗忘的战场)。
- **非致命交互:** 通过演奏其生前喜爱的摇篮曲(需DC15表演检定)可使其暂时平静并开启对话。
- **文化原型:** 灵感源自全球各地的“梦魇传说”,外观融合了北欧的**玛拉**(Mara)与东南亚的**波克幽灵**(Pontianak)元素。
---
## **2. 共生菌巢(Symbiotic Mycolord)**
*“那些蠕动的菌丝不是它的仆从——它们本就是它的大脑、刀刃与歌声。”*
**CR浮动:** 8(基础)/ 10(强化共生体)
**战斗风格标签:** 共生体、地形大师、心灵操控者
### **核心机制:**
- **【共生网络】**
- 菌巢本体免疫物理伤害,但需依附于一个「宿主生物」(如巨魔、树人)。
- 每回合可选择激活一种共生体攻击:
- **爆破孢囊(远程):** 释放孢子云,对区域造成毒素伤害并生成临时「真菌障碍」。
- **菌丝鞭笞(近战):** 捆绑目标并进行心灵鞭挞(同时造成精神和钝击伤害)。
- **【战术协同】**
- 若战场有其他真菌生物(如僵尸真菌感染者),菌巢可消耗其生命值发动「连锁引爆」。
- 当宿主死亡时,菌巢可立即转移至30尺内另一生物体内(需通过体质豁免抵抗寄生)。
### **叙事生态:**
- **社会结构:** 菌巢通过地下真菌网络组成「蜂巢意识」,其扩张目标可能是为了吞噬神陨之地的古老神力。
- **玩家利用:** 高自然知识检定的角色可发现菌巢的「核心菌株」(弱点:火焰伤害翻倍)。
- **模块化设计:** 提供「酸性共生体」「幻象共生体」「再生共生体」三种可替换组件,供DM自定义。
---
## **3. 天穹巡者·伊卡洛斯(Stormrider Ikaros)**
*“它在雷暴中诞生,双翼的每一次拍打都掀起电离的飓风。”*
**CR浮动:** 12(空中)/ 9(地面)
**战斗风格标签:** 元素领主、飞行特化、天气操控者
### **核心机制:**
- **【风暴化身】**
- 悬浮于空中时获得「雷电护盾」(反弹50%远程攻击伤害)。
- 每回合可召唤一次「连锁闪电」或创造20尺半径的「电离禁区」(干扰法术投射)。
- **【阶段化战斗】**
- **雷霆觉醒(血量≤40%):** 牺牲飞行能力坠地引发冲击波,但获得「大地导电」特性(所有近战攻击附带闪电扩散)。
- **终焉仪式(血量≤10%):** 尝试自爆并化身为雷暴云,若未在3回合内打断则全屏无差别闪电轰炸。
### **叙事生态:**
- **文化原型:** 融合希腊神话的**宙斯之鹰**、印第安传说中的**雷鸟**、东亚**雷公**的视觉元素(如机械质感的羽翼、祭祀纹路般的雷痕)。
- **非战斗交互:** 可作为雷电系施法者的进阶试炼对象,若以纯净能量(如未沾染鲜血的闪电法术)获胜可获得其认可。
- **材料掉落:** 「风暴之核」可用于锻造避雷护符或升级雷电法术(如将「闪电链」进化为「等离子爆裂」)。
---
## **4. 械骸龙王(Scrapbone Dragon)**
*“齿轮代替了骨骼,蒸汽从它的铁喉中喷涌而出——这是一条拒绝死亡的工业巨龙。”*
**CR浮动:** 16(常规)/ 18(过载模式)
**战斗风格标签:** 构装生物、资源吞噬者、区域封锁者
### **核心机制:
- **【机械过载】**
- 每回合吸收战场上的金属武器/护甲恢复生命(被吸收物品永久损坏)。
- 血量每降低25%触发一次「过载脉冲」(无差别AOE火焰+力场伤害)。
- **【模块化弱点】**
- 玩家可通过侦察检定(DC18)定位其「核心动力炉」(攻击时伤害翻倍)。
- 若摧毁其背部「蒸汽导管」(AC18,30HP),则使其丧失飞行能力并进入「漏能状态」(每回合流失生命值)。
### **叙事生态:**
- **背景故事:** 原为守护古代矿脉的宝石龙,被工业帝国改造为战争机器,残留的意识仍在反抗控制。
- **地形互动:** 战场上的蒸汽管道或熔炉可被双方利用(如玩家可引爆炸药桶造成额外伤害)。
- **文化反思:** 设计上避免“蒸汽朋克=粗犷齿轮”的刻板印象,融入维多利亚精密机械与东亚榫卯结构的混合美学。
---
### **设计亮点总结:**
1. **阶段转换赋予战斗层次感**(如噬梦幽影从灵体到具象化的压迫力升级);
2. **环境互动与资源管理**(如械骸龙王吞噬金属装备迫使玩家调整战术);
3. **文化融合与道德灰度**(天穹巡者既可成为试炼导师也可作为毁灭者);
4. **模块化扩展空间**(共生菌巢可自由替换组件适应不同战役)。
这些怪物不仅考验玩家战力,更鼓励创造性思维与剧情探索——这正是D&D灵魂所在!
确实,按照新版借机攻击的写法大法师在借机时只能徒手打出1点伤害,就算是t兽这种东西借机攻击也只能打出11点钝击伤害,而且借机攻击的触及还只有5尺(啊?现在借机攻击不能用动作项了?那六臂蛇魔和九头蛇怎么办?)
确实,按照新版借机攻击的写法大法师在借机时只能徒手打出1点伤害,就算是t兽这种东西借机攻击也只能打出11点钝击伤害,而且借机攻击的触及还只有5尺(啊?现在借机攻击不能用动作项了?那六臂蛇魔和九头蛇怎么办?)
“发动一次徒手打击用或用武器发动一次近战攻击”而多头蛇蜥显然没有武器,那只能发动徒手打击,而徒手打击的描述是
“一种对你5尺内的目标擒抱、推撞或是以身体造成伤害的近战攻击。” “此次攻击的加值为你的力量调整值+你的熟练加值。命中时,目标将受到1+你的力量调整值点钝击伤害。”所以多头蛇蜥的借机攻击是一次命中+8,触及5尺,6点钝击伤害的攻击……
看Reddit上提到了食腐虫Carrion Crawler那个动作上麻痹的选项由原来的DC12体质豁免改成了敏捷,结果因为麻痹敏捷豁免自动失败导致完全无法挣脱,只能硬等1分钟,简直是近战杀手。令人忍俊不禁 :em001
看Reddit上提到了食腐虫Carrion Crawler那个动作上麻痹的选项由原来的DC12体质豁免改成了敏捷,结果因为麻痹敏捷豁免自动失败导致完全无法挣脱,只能硬等1分钟,简直是近战杀手。还有人提到因为伤害类别好多都从三种物理的改成/部分替代为立场和其他类别伤害,十分针对野蛮人。巫妖选项纯纯搞笑,没有自由行动谁都受不了:施法者断专注,近战吃巫妖高伤害的近战暴击直接人没了。倒是噬脑怪削弱了,抢身体的选项限定目标不超过10HP。其实连自由行动都对付不了巫妖。
看Reddit上提到了食腐虫Carrion Crawler那个动作上麻痹的选项由原来的DC12体质豁免改成了敏捷,结果因为麻痹敏捷豁免自动失败导致完全无法挣脱,只能硬等1分钟,简直是近战杀手。还有人提到因为伤害类别好多都从三种物理的改成/部分替代为立场和其他类别伤害,十分针对野蛮人。巫妖选项纯纯搞笑,没有自由行动谁都受不了:施法者断专注,近战吃巫妖高伤害的近战暴击直接人没了。倒是噬脑怪削弱了,抢身体的选项限定目标不超过10HP。其实连自由行动都对付不了巫妖。
因为巫妖,那个,麻痹是,非魔法麻痹。
这可能是威世智将次级复原术改成附赠动作的原因之一。
是那个云巨人吗并非巫妖,他们同样推出了更强更霸的命中失能,两者命中相等,后者cr9甚至是远程攻击 :em014看Reddit上提到了食腐虫Carrion Crawler那个动作上麻痹的选项由原来的DC12体质豁免改成了敏捷,结果因为麻痹敏捷豁免自动失败导致完全无法挣脱,只能硬等1分钟,简直是近战杀手。还有人提到因为伤害类别好多都从三种物理的改成/部分替代为立场和其他类别伤害,十分针对野蛮人。巫妖选项纯纯搞笑,没有自由行动谁都受不了:施法者断专注,近战吃巫妖高伤害的近战暴击直接人没了。倒是噬脑怪削弱了,抢身体的选项限定目标不超过10HP。其实连自由行动都对付不了巫妖。
因为巫妖,那个,麻痹是,非魔法麻痹。
这可能是威世智将次级复原术改成附赠动作的原因之一。
比起原版的统一投石头确实我更喜欢目前这个版本
而且云巨人没下三维吃个控制就无了呀
比起原版的统一投石头确实我更喜欢目前这个版本多数怪物比起14版确实有意思了很多,但是超远距离或多打无豁免命中即失能/麻痹的设计还是太激进了,食尸鬼的麻痹在24版其实就是命中之后还要再过体质豁免的,说明新版的写法依旧能兼容命中+豁免的格式
而且云巨人没下三维吃个控制就无了呀
比起原版的统一投石头确实我更喜欢目前这个版本2014MM的投石确实烂,2024的云巨人设计也确实有问题。诚然5r的怪物图鉴提升了大部分怪物的数值,也修复了一些旧版本积弊,但不妨碍它又整出了新的问题,比如云巨人。首先,下三维烂和攻击端超模毫无关系,其次,云巨人下三维不烂,它的感知甚至有熟练,还有云雾术挡视觉线,和施法者属于你秒不掉我我就反手把你秒了的类型。
而且云巨人没下三维吃个控制就无了呀
3,传奇动作移动写法改变,有的龙,比如蓝龙,写飞行等于飞行速度的距离,有的龙,比如白龙,只写移动等于速度的距离,有的怪还有移动等于掘穴速度,是否可以认为某些龙的传动移动只能以步行速度移动?大法师表示,九环哪有我的四发奥能爆甩上去好使。
4,施法怪的法表砍了又砍,大法师终于连时停都不会了,法表感觉弗如一个t2法师的法术书全面。
5,最让我气愤的一点,设计师把怪物交互给砍了。譬如鸟妖,现在鸟妖唱歌不限制必须是听到歌声的生物,也就是你耳聋都得过豁免。还有各种豺狼人啊,大地精啊,以前的吼一嗓子给能听到自己说话的小弟上buff,反应打,全变成了神秘光环,这些光环限定宽松,要么只要怪物能看见,要么只要目标能够看见或听见(满足其一即可),要么什么都不需要,在范围内就行。这样设计的怪物,我从中感受到了设计师的恶意。
有部分怪物近战远程都一个数据你接近了那个正在发波的类似施法的怪物,发现它的奥能爆贴脸后没有劣势。
意思是看着像狂战士的怪物拉开距离没有优势
看着像施法者的怪物贴脸上去照样被两拳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