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既然没有选誓言,那就不会破誓.
3级:圣武士子职 Paladin Subclass
你选择获得一项圣武士子职,从以下选择一项:奉献之誓、 荣耀之誓、 古贤之誓以及复仇之誓。这些子职会在此职业的描述后详细说明。子职是一种特化能力,会在特定的圣武士等级等级给予你对应的独特能力。此后你将获得你所选子职的所有能力——只要其所需等级不超过你的圣武士等级。圣武士特性表列出了你从子职中获得新特性的圣武士等级。
圣武士的每个子职都代表了该圣武士成为圣武士时所需要遵守的誓言主体。其誓言的最终版本——即圣武士在第 3级时所选择的神圣誓言——乃是其此前所有圣武士训练的总结。某些拥有圣武士等级的角色认为,作为未达到第3级并立下誓言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圣武士。而另一些圣武士则将立下誓言的行为视为对自己内心信仰的一种正式确认。
感觉这样画风会很奇怪
神圣誓言Sacred Oath
第3级起,你将立下神圣誓言,并永远与你的圣武士身份同在。你在此之前的圣武士修行被认为仅仅是接受了一条道路而尚未立誓遵从,你之前所躬行的行为都是为此刻作准备。神圣誓言包括奉献之誓Oath of Devotion、古贤之誓Oath of the Ancients、复仇之誓Oath of Vengeance等,你可从中选择其一。
我个人认为
以5E“神圣誓言”的说法,之前的道路是为了“立下誓言”做准备,所以如果打破了誓言,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无法在3级选择相应子职
背弃誓言Breaking Your Oath
圣武士试图使自己符合最高的道德标准。但即使是最具美德的圣武士也会犯错。有时正确的道路太过高不可攀;有时你被迫在两害之间取其轻;有时狂热的激情让圣武士的作为越过了合理的界限。
背弃誓言的圣武士一般都理所当然地会向同一信仰的牧师或同一兄弟会的圣武士寻求帮助。圣武士可能必须花上一整晚守夜祈祷,以表现他的忏悔;或者斋戒禁食以表示自我否定,或者做一些类似的举动。在认罪和宽恕的仪式之后,圣武士就将重获纯洁。
如果圣武士自觉自愿地打破誓言,又没有任何悔过的迹象,事情可能就严重了。根据DM的不同看法,一个不知悔过的圣武士可能被迫放弃圣武士等级并选择其他职业,或者也可以选用《城主指南》中关于破誓圣武士的选项。
圣武士:破誓者Paladin: Oathbreaker
成为破誓者的圣武士打破了自己的神圣誓言,而去追求黑暗的野心或为邪恶力量服务。圣武士心中燃烧的光耀已经熄灭,只剩下一片黑暗。
只有至少达到3级的邪恶圣武士才能成为一名破誓者。该圣武士将用破誓者特性替换其所有对应神圣誓言的特性。
另外就是讨论一下“破誓”的实际意义
在5E时期,圣武士因为冠绝版本的“至圣斩”所以强度居高不下,官方和民间几乎都把誓言的“强制扮演”作为限制圣武士破坏他人游戏体验的一环,试想,一个公平正义以你为先的队友,即使他强度超模,你也不会很反感他的,不是吗?(当然,真正好用的是直接ban,此处不讨论)这是“誓言”在游戏层面的作用。
以“背弃誓言”一节为例,背弃誓言的圣武士想要重获力量是必须要“认罪和忏悔”的,这是一处可以让DM借此展开团里宗教相关背景的剧情作用。
而如果DM并不打算就“忏悔”情节进行延展,PL也毫无悔意的话,那一般的建议就是让玩家换卡(部分DM会开破誓者,这个不在讨论范畴)
既然楼主选择了5R的圣武士子职,那么楼主应该也知道5R圣武士的强度也回归基准线了,所以再以“誓言”去强制玩家扮演至少在游戏层面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当然,DND作为一款RPG游戏来说,“扮演”理应是游戏的一环,而“如何去扮演一名圣武士”至少在5R来说已经回归到了“如何扮演一名游侠”的纯粹扮演角度的讨论了。
所以单纯从剧情层面而言,对于3级前“破誓”情节的处理,DM可以有如下选择:
①进入“教会忏悔”章节(经过玩家和DM的同意)
②在3级之后,更换其他子职的誓言(常规选择)
③3级之后只能使用主职能力,不能使用子职能力(真的有意义吗?个人认为只适用于①和②的剧情节点暂时没到的过渡时间)
④直接让玩家换卡(继承5E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