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与dm对于幻术效果的预期往往容易产生差异,也就是所谓“电波对不上”,一旦产生了这种情况,玩家很容易会感受到挫败感,乃至形成对幻术的“习得性无助”,这是非常影响幻术游戏体验的一种情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努力让玩家和dm之间达成某种共识。
山德鲁的个人意见:
1.分享立意
使用幻术的玩家应该向dm来分享他的立意——他使用幻术的意图或者是希望用幻术来达成的目的。毕竟,假如dm都不知道玩家想要达成什么效果的话,玩家又怎能企求幻术能够奏效呢?
2.dm协助修正
玩家对万事万物之间如何互动的念头与dm往往会存在差异,而这种细微的差异往往容易引起误会——例如以为一群地精会被一只藏獒的幻象吓跑——天知道这些地精到底怕不怕。玩家原本的构想与试图通过幻术达成的效果可能会存在某种差距——例如藏獒万一吓不倒你的设定中的地精呢?如果玩家认为天衣无缝的把戏在dm眼中是一眼看过去就能揭穿的呢?
这个时候,dm可以对相应的幻术来适当的进行修正。如果有必要,甚至在幻术施法后,让玩家进行一个属性检定,无论是智力、表演、还是自然知识,生存——dm认为合理的。然后dm根据相关检定的结果来描述幻术奏效的程度。
3.适当的宽松
幻术的施法成分大多VSM齐全,有的dm甚至可能会认为在300尺外都能够听到施法时念咒的声音。或者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施法会被在场的全部人瞬间锁定——
一个提醒性质的巧手/隐匿检定,补充上本来可以有而玩家忘却的规避距离——这会让故事的进行顺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