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三教九流:佛道儒,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教:佛教、道教、儒教。
有时人们又把它作为贬义词,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
阴阳家: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之说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
法家: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战国时的学派,一名“辩者”,是古代的逻辑学。代表人物公孙龙。
墨家: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节用”、“节葬”等。创始人是墨翟。
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策士中有“合纵派”和“连横派”。代表人物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他们的特点是“兼儒墨,和名、法”。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上述为‘三教九流’的原义。因许多人不明其意,随时代更迭、引伸为三、九之贬意。
三教九流 “三教”无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对“九流”历来又不同说法。一说“九流”分三等。
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圣贤,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庄田。
中九流是:一评书,二医,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师),五丹青(画匠),六仕(兵卒),七横(说客),八义(侠客),九打渔。
下九流是:一高台(唱戏),二吹(吹鼓手),三马戏,四剃(剃头),五池子(开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脚),八配(配种的),九娼妓。
【四】九流三教 还有一种说法,也将“九流”分三等。
上九流:一宰相,二尚书,三督抚,四藩臬,五提督,六镇台,七道台,八知府,九知州。
中九流:一医,二金(算命),三飘行(测字),四推(推算历法),五琴棋,六书画,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观星相定吉凶)。
转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