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5e是默認沒有格子大家用尺子量着玩的,格子地圖是可選規則,所以一般來說沒有指定格子這種做法
然後說到隱形和解除魔法
隱形在默認情況下是可以被定位的,無論是通過腳步聲還是光線折射。要想不被定位,需要隱形且隱匿檢定成功
如果沒有做到隱匿檢定成功,那麼解除魔法自然就可以指定其為目標,但要求能看到目標的法術,比如治愈真言,無法生效
如果隱匿成功了,那麼對方完全無法定位,按規則來說解除魔法應該無法指定目標。能不能猜測位置(比如“它消失前就在這裡!”)看dm,不過猜測位置也不是猜測格子。
對的,我想強調的部分是單就隱形狀態下是無法直接猜位置,透過其他因素去定位的話其實說不完(他可能有腳,那你就用腳印去猜,或是他會散發熱氣,或你根本摸到他本體等等),但至少要有一個其他因素來確實定位成單一目標,而不是單純的猜位置,我認為才能生效。
否則這樣的話同樣性質的東西我覺得應該要通則,例如我也能正常攻擊目標,因為我猜他在那邊等等。格子其實代換成位置意思也一樣,而且就沒有綁定格子地圖的情況了。
簡單來說我的想法是樓主提出的『只知道位置』(但沒有提出其他線索等等),透過盲猜來解除魔法我認為不可行。(這裡沒有涉及到隱匿的情況)
如果要可行就要透過其他手段確認目標位置,否則會有BUG產生(因為無法確定目標是哪一個,如果目標是生物會不會有可能他身上還有他隱形的魔寵,那這樣要算解除哪一位?如果目標是物體,例如這裡有六個隱形的磚頭,那又要解除哪一塊?)
而這通常會被判做隱匿失敗等等。